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中国画在线 首页 艺术评论 查看内容

现在的美院与大学该怎么读

2013-1-25 23:48| 发布者: 春平| 查看: 1282| 评论: 0|来自: 中国画在线

摘要: 在美术学院从事教学有些年,送走一茬一茬的学生,很想知道工作后的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过得好吗?想从他们那里体现我们工作的意义。在一个重要的学术活动上巧遇自己的学生,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 这几年,突然出现 ...

      在美术学院从事教学有些年,送走一茬一茬的学生,很想知道工作后的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过得好吗?想从他们那里体现我们工作的意义。在一个重要的学术活动上巧遇自己的学生,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

这几年,突然出现了一些反思当代大学教育的书。肯定是我们当前的大学教育出了问题,才会引起这么深刻的反省和质疑。社会的一般民众认为,上大学是为了就业;现在就业出现了危机,于是开始质疑大学教育的问题。民众习惯了实用主义———有什么结果干什么事的社会环境,认为大学本科学习也是这样。我始终认为,大学阶段的教育是让我们的学生确立一种稳定的价值观,明确自己喜欢什么,什么才是未来为之付出一生努力仍然觉得有意义的选择;同时由于专业分工的不同,掌握本专业知识,在毕业后的社会磨合中,利用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养活自己,并尽量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假如这样面对本科教育,价值观的培养永远是第一位,养活自己的技能应该放在第二位。一位学生在接受大学本科的教育后,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以后想干什么,什么是自己一生为之努力不愿放弃的选择,这类学生的大学应该没有白读。

每年美术学院的本科招生,成了所在地城市的景观,从报名到考试的这一周,这个城市的媒体突然都聚焦起人满为患的艺考,仿佛艺术类招生是一个全民运动。每年的监考也让我内心无比沉重。一次,我所在系的本科招生,分管的副院长来巡考,在我耳边轻声问有没有好苗子,我小心地指指考场角落的一位小个女孩。那女孩虽黑黑瘦瘦,但聚精会神,那种画画的状态让我仿佛想起高考前的自己。我轻声地对他说,那女孩画得真不错。副院长过去看了一眼,出门时又在我的耳边说,画得不错,但考试这东西也不一定。确实,来年的新生中没有发现记忆中的考生。在另一年考场的茫茫人海中,我轻声地问来考场巡视的曹立伟先生———这位“星星美展”老将:“您在美国多年,也在美国的高校当过教师,美国的美术类招生情况像我们这样么?”曹先生回答说:“美国的大学艺术招生,考生向报考学校寄一个包含有自己资料的电子光盘,接着就是等通知面试,面试通过就上学。”我认真想了一下这个方法在中国是否可行,其结果是:画得不好的考生有可能作伪,寻找机会上学;画得好的考生担心别人作伪,挤了自己的机会;最可行的是现行办法。中国的高考规章还算是各行各业中最严格的制度,估计决策层也明白,假如高考都失去诚信的底线,未来的社会将会怎样。

由于社会就业紧张的现状,我们的学生在大二就知道大学毕业有可能失业。这个年龄段的他们,在承受充满诗意的青春烦恼之外,又平添早到的现实烦恼。四五年前的一个课间,一位湖南籍的学生一再问我,从高复到上学,辛辛苦苦!最后还找不到工作,读书有什么用?也就是上大学有什么用?确实,在一些媒体上看到,我们中西部贫困地区把孩子上大学当成家庭唯一的希望。但情况是:父母和孩子含辛茹苦地付出,通过努力考上沿海城市的名牌大学;之后,我们的社会却不能给他们要求并不高的就业希望。作为直接面对问题的我,没法回答“读书有什么用”。过了些天的课间,我只有从人生观、人对事业成功的不同理解,与学生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以自己学校第一任院长林风眠为例。假如用当今世俗的眼光去看待林风眠的一生,那简直是一直走下坡路的一生,而他在艺术上的探求一直没有停顿,越到晚年越入化境,成为美术史不可回避的大家。

道理总是可以讲,但真不能怪我们的学生现在这么想。在单位的班车上,几个师傅聊单位后勤招工,十多位应届硕士来竞争一两个专业并不对口的岗位,言语之间一片唏嘘,流露出读大学无出路的看法,并为自己当年没有参加高考就工作的事实感到庆幸。我在一旁倾听,内心中仿佛有不同意见,但一时半会儿又讲不出什么道理。

在社会出了问题时,我们的民众又习惯性地用

“还不如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大学还包分配”一句话发泄,来遮蔽对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仔细研究每一个艺术家的简历,你会发现又有谁是一帆风顺呢。现在红遍大江南北的许江、罗中立辈,也就是所谓的“77、78级”,大多已是各地画坛的领导人物。他们的履历上,哪一位字里行间不是流露出曾经沧桑后的喜悦。现在就业机会肯定比以前要多,只是我们的学生是否准备好适合自己岗位的能力,或者说是否有耐心等待获得和寻找适合自己岗位的时间;而对于艺术来说,是否像前辈那样成为自己生命的必需!

在当今社会普遍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好像上大学就是为了就业。假如大学以就业为目的来设计教育,把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世俗化和功用化,大学校园将沦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那将是我们国家大学教育的悲哀。其实大学的本科教育,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年龄段确立一个稳定的人生观、一个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并慢慢知道什么才是自己为之奋斗一生而不会后悔的选择。简单地说,就是在读完本科四年后明白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正如北大的钱理群先生在《寻找失去的“大学精神”》里说:“中学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毛病,这些弱点应该在大学里弥补,大学不仅仅使你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术、有技能的人,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健全发展的现代公民。”其实早在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就警告大学不要成为职业培训班。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教育)千万不能仅仅是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而是应该作为成长本身的教育。

这时要有学生问我,读书有什么用?现在的美院与大学该怎样读?我会告诉他,上大学不仅是完成学分,上大学要读书。读书会使人内心强大,读书会使人通达,读书会使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懂得选择。尤其是上了美术院校的学生,更要多读书,让自己在具有艺术技艺的同时,更具文化根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