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中国画在线 首页 艺术评论 查看内容

张光宇:可与齐白石黄宾虹并肩的艺术家

2012-11-26 17:35| 发布者: 论坛主持| 查看: 1612| 评论: 0

摘要: 艺术家陈丹青说,1999年他买到薄薄两册张光宇的《民间情歌》,看了之后觉得不得了。“全国美术家排座位排下来,却没有张光宇的地位,有几个美术史提张光宇、给他一个专章?没有。” “之前我只知道张光宇的《大闹天宫 ...

艺术家陈丹青说,1999年他买到薄薄两册张光宇的《民间情歌》,看了之后觉得不得了。“全国美术家排座位排下来,却没有张光宇的地位,有几个美术史提张光宇、给他一个专章?没有。”

“之前我只知道张光宇的《大闹天宫》,却不知道他的画这么好。”2012年11月,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看完张光宇个展《民间情歌》后忍不住感慨。

“月子 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共衾眠?几个飘落在外头?”“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下山多路不平;河里鱼多闹浑水,城里兵多乱了营,小姐郎多昏了心。”……这些率真朴素、鲜活多汁的民歌配上张光宇线条讲究的画面,今天看来依然令人莞尔。

这是2012年里张光宇的第三个个展。今年4月,百雅轩画廊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回顾展,第一次展出张光宇的一千多幅绘画作品;10月,张光宇设计的家具、字体、封面、徽章、邮票、动漫等400余件作品在清华美院做第二次回顾展出;而这次,全面展出的是张光宇在20世纪30年代的代表作《民间情歌》。展馆中,廖冰兄的一句话格外显眼:你可以超越他,但你不能绕过他。

刚刚开始的打捞“工程”

张光宇的画并不容易见到。过去这么多年里,这位众人口中高山仰止的“老大哥”几乎仅仅活在年迈师友的记忆文字里。

半个世纪前,60岁的张光宇设计的国产美术片《大闹天宫》为中国赢得了无数声誉,也令中国的“美猴王”收获了无数粉丝,其中就有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除此之外,人们不知道张光宇是谁。

二十年前,老牌工艺美术阵地《装饰》杂志曾经辟专刊纪念创刊人张光宇。向张光宇致敬的人们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一艘满载宝藏的大船从30年代驶来,它把许许多多的乘客送上了成功的目的地,自己却搁浅在近海。成功的人们刚准备来赞颂它,感谢它,“文革”的风暴猛然袭来,把他们中的大多数一夜之间变成了社会公敌。他们只好任这条船在风暴中沉入记忆的海底……张光宇就是那艘满载宝藏的大船。

打捞“沉船”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而这项工作在几个展览的学术主持唐薇那里进行了有七个多年头。

2005年,背负着众多老辈文艺耆宿的期望,唐薇白手起家开始研究张光宇。这些寄予厚望的老辈人包括夏衍、吴祖光、叶浅予、廖冰兄、丁聪、张仃、华君武、黄永玉……其中也包括唐薇的公公黄苗子和婆婆郁风。

在这之前,唐薇是清华美院壁画系的老师,一直画画、搞创作。

唐薇是清华美院前身——中央工艺美院“文革”后招的首届大学生。在这所张光宇也曾经任教的学校里,唐薇说,他们那时候并不知道张光宇是谁。图书馆资料太少,班里一位同学是本校丘陵先生的女儿,把家里的书统统搬到班里给大家看,有一次拿过来的就有《张光宇插图集》,“看到《神笔马良》、《孔雀公主》,发现原来以前看过,那时候不知道是谁的,我还拓过,就觉得特别好看!那时候才知道张光宇这个名字。”唐薇今年已经59岁,头发花白,但一说起当年的事,仍然开心。

唐薇说,张光宇的漫画《西游漫记》当时也抱着看,但是看不懂,“别看我们当时已经二十四岁了,已经大学毕业了,但还是看不太懂,因为我们脑子里都是党史,所以那里面的有些背景好像是知道一点,但好像又不太一样。”

中央工艺美院历史上,像张光宇这样成就卓越但不为外界关注的艺术家颇有几位,庞薰琹、郑可、祝大年……唐薇记得原来办过一次祝大年的美术展,画是直接用木条钉在板子上,“祝大年的儿子告诉我,整个办展览的钱都是祝大年先生的一个学生帮着出的,现在已经没有钱再去弄框子了,我当时心里觉得很难过,那么好的画,可是没有办法,因为没有钱。”同样因为经费问题,叶浅予、张仃、丁聪、黄苗子、郁风他们筹划为张光宇出的画集也没能付梓。

2005年年底,在先生黄大刚的动员下,唐薇开始了打捞张光宇的“大工程”。

张光宇发表作品的年代早,且都是早期杂志,散佚在各处并不好找。唐薇的第一份资料是黄苗子提供的,1928年创刊、上海书画影印的两本《上海漫画》月刊。“我是从2006年的1月1号开始趴在我们家地板上,把每张画一页一页地看,一页一页地记录。”之后泡图书馆、找旧刊物……像滚雪球一样,线索一点点延长、纵深。到现在,《张光宇文集》和《瞻望张光宇》相继问世,张光宇年谱也由最初的几千字累积到了二十五万字。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张光宇全集》也正在编辑之中。

其间唐薇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帮助。学校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师,在看到唐薇在《装饰》杂志上发表的张光宇年表,找到唐薇,偌大年纪,眼睛也不好,大老远拎一个大箱子给她,告诉她“这些书里哪个有用你就拿去用”。“后来我始终觉得光宇先生的人格有魅力,艺术有魅力,谁要是看到他的画都会觉得是这样的,只要说你看过张光宇的画就跟你自来熟。”

但张光宇的画并不容易见到。过去这么多年里,这位众人口中高山仰止的“老大哥”几乎仅仅活在年迈师友的记忆文字里。熟悉张光宇艺术的人们相继离世。2009年丁聪去世,2010年,生前认为“张光宇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功绩可以与齐、黄并举”的张仃也去世了。

黄大刚记得,一次丁聪先生大病初愈,黄永玉接他老两口到自己家散散心,黄大刚把翻拍、扫描的部分张光宇的作品给他看,丁聪说:“真好!了不起!这样的好东西再没有了。”夫人沈峻接着他的话:“一个月了,你今天说话了!”

展览办起来并不容易。张光宇的回顾展原来计划的时间是2011年下半年,后来又推到了2011年的年末,再后来又推到了2012年开春。“公公(黄苗子)在此期间好几次病危,我们经常拿些新鲜东西给他看,给他鼓劲: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去看张光宇的展览。他也知道4月份要办一个规模很大的回顾展。”唐薇告诉南都记者。

2012年1月8日,黄苗子以百岁高龄辞世,去世前将“中华艺文奖”获奖所得一百万悉数捐给人民美术出版社用于张光宇全集的出版与推广。“为抗战,十九岁到沪上,得识张光宇、叶浅予等偶像,自此获提携,阔视野,始窥艺术门径。”黄苗子说,“此奖应属引我上路的张光宇兄。”

“中国现代画坛上的吉普赛群落”

“他们中间有很多真正的天才、奇才,大部分人无师自通,几乎人人都个性强烈,极富浪漫情怀,叛逆精神与生俱来。”

隐匿在张光宇身后的,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条曾经壮大辉煌但如今隐而不显的线索。

张光宇那一代漫画家初显身手的舞台,是战乱频仍、政治经济乱糟糟的二三十年代,但却是中国漫画异彩纷呈的时代。“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漫画达到了世界的高峰。”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汪家明如此评价那个时代的中国漫画。

1998年,汪家明在国内率先发掘出版《老漫画》丛刊及各种单行本。单行本中首先就是《民间情歌》。“我是喜欢汪曾祺的人,看到《民间情歌》那么浓郁的民间气息,马上就喜欢上了。”策划前,他走访了著名的“漫画之大情人”(廖冰兄语)范用,以及老漫画家方成、丁聪、黄苗子、江有生等。在藏书家魏绍昌上海的家里,汪家明看到了张光宇的《民间情歌》、陆志庠的《志庠素描集》、胡考的《西厢记》、《西施》和《今人物记》,还有八本黄尧的《牛鼻子》,都是30年代的版本,看得他目瞪口呆。“魏先生说中国文学艺术的经典可以这样排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漫画。这观点匪夷所思,我印象很深。实际上民国时代漫画跟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漫画家、漫画群体比都不逊色。”

“这一帮人创造了很多漫画人物,大家现在只知道张乐平三毛,还有大量不知道的,家喻户晓的是蜜蜂小姐、阿斗、牛鼻子,叶浅予的王先生与小陈,当时就像米老鼠一样普及,人人都知道。”但几十年后,那批漫画家却已经不为人知了。汪家明对南都记者回忆道,记得汪子美当时还在世,住在重庆,孤身一人,家里脏得臭气熏天,都不知道他当年是个第一流的漫画家。

在回忆上海漫画时代的一篇文章中,郁风动情地回忆1933年还是北平艺专学生的她初到上海,被三叔郁达夫带领着去上海文艺界见世面。“到了霞飞路上一家按摩院楼上的漫画俱乐部,看到一伙漫画家,自由随便,对人毫不客气……张光宇、张正宇兄弟长得很像,但哥哥只微笑,弟弟则‘哇啦哇啦’大声说一口无锡腔上海话;鲁少飞穿件长袍;叶浅予留个小胡子瞪着大眼睛看人;胡考穿高高垫肩的时髦西装;黄苗子矮小活跃、爱开玩笑;陆志庠是聋子说怪苏州话;张乐平却斯斯文文;写文章的王敦庆戴着深度近视镜……”

天才总是成群地来。这群人都以漫画为利器,既讨生活,又用之嬉笑怒骂。当时的上海是个特别的国际都市,十里洋场门户洞开,政治空间相对自由,市民文学兴起,画报刊物铺天盖地,与国外同步的艺术流派也竞相涌入,这些人有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学者王鲁湘将这个群体归类为中国画家与油画家之外的“杂画家”,是“中国现代画坛上的吉普赛群落”。“他们是画家中间的杂家,什么都能画,但主要以短平快的漫画、插图、招贴画和装饰画为主……他们中间有很多真正的天才、奇才,大部分人无师自通,几乎人人都个性强烈,极富浪漫情怀,叛逆精神与生俱来。”在王鲁湘看来,张光宇、张正宇、张仃、廖冰兄等人,就是这个群落中的顶尖高手,“而张光宇,毫无疑问是群落的旗帜。”

张仃曾被批评为“毕加索加城隍庙”,这两者恰恰是这些漫画家功力的构成。“他们有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也有民间文化的根底,再接触西方新潮艺术”,汪家明说,两者加起来就形成了中国漫画特别独特的风景。

战时的内地,报刊用土纸印刷,版面上读者只能看到手工刻版的漫画和木刻。漫画“似匕首、似投枪”的作用也在那时发挥得淋漓尽致。到了抗战后期出版困难,大后方的漫画家采取办展览的方式,发表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张光宇的“西游漫记”画展和廖冰兄的“猫国春秋”画展,都和当时的话剧演出一样盛极一时。两者锋芒直指国民党政权。《西游漫记》中,西游记原班人马去西天取民主真经,沿途所遇国家其实都是现实化身:“纸币国”经济崩溃,“埃秦国”特务横行,“梦得快乐国”腐朽糜烂醉生梦死……展览很快就被国民党当局给禁了。

“这个高峰可以说再也没有了,直到现在也没有了。”汪家明觉得整个中国漫画最精彩最了不起就是在那十几年间。而这一辉煌因为抗战而中断,“抗战时都画抗战漫画去了,内战完了解放,解放以后意识形态高度控制,政治漫画再也没有了,整个漫画可以说都没有了。”打倒“四人帮”之后没有了意识形态的高度控制,但是后来新出现的漫画没有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根底,无法和张光宇他们那个时代相比。到了改革开放以后,表达形式越来越多,电影、电视剧、相声、小品竞相出现,漫画的地位再也没有那时候的高度,“更何况绘画上的水平和思想上的活跃都没法和那时候相比。”

“张光宇以及30年代一批老艺术家的作品深入千家万户,其社会影响之大,较之中国画、油画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张仃的评价。

张仃生前一直呼吁重新研究、重视张光宇,认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的一大漏洞是:主要篇幅叙述正统艺术与艺术家,中国画、油画,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而大批杂志画家很少介绍。汪家明认同张仃的观点,张光宇为什么没有被重视,和中国美术界长期的正统思想有关。“我们说毕加索、马蒂斯在法国都是改革派,他们的改革实际上都是融合了民间艺术尤其是东方民间艺术。马蒂斯受东方地毯影响,毕加索受非洲木雕影响。事实上张光宇过滤传统和民间的‘筛子’是很细的,他能为我所用。”

“现在我们想做的就是恢复张光宇的历史地位,我们想请一些有才能的人重写现当代中国美术史,”汪家明告诉南都记者,就像当年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重新发现张爱玲一样,“我觉得张光宇应该是在美术史中单立篇章的人,可以和齐白石、黄宾虹并肩。”汪家明说,这也是包括张仃、叶浅予在内的一大帮老一辈艺术家的遗愿。

张光宇年表

1900年8月2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一个祖传郎中家庭,原名登瀛。

1916年,在上海读完小学,经“新舞台”名武生张德禄说情,师从上海美专教授、“新舞台”置景主任张聿光,学习绘制布景。

1918年,到上海生生美术公司工作,在《世界画报》社给丁悚当助手,并以“光宇”为笔名发表“谐画”、插画等。

1921年- 1925年,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部绘图员,从事报纸广告设计,并绘制月份牌。

1926年,与丁悚、叶浅予、黄文农、鲁少飞等在上海组织成立“漫画会”,从此不断创作讽刺漫画。

1928年,与叶浅予主编的《上海漫画》创刊;与江小鹣、叶浅予等组织“天马会”九届年展。

1933年,参与创办《十日谈》,陆续发表大批政治讽喻漫画作品;与邵洵美等合办时代图书公司。

1935年,《张光宇绘民间情歌》(第一集)出版。

1937年,和叶浅予一起主编《泼克》;7月抗日战争爆发,主编《抗日画报》,筹备出版《漫画导报》;上海沦陷后避居香港。

1945年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八人漫画联展”,用四个月时间完成长篇讽刺漫画《西游漫记》。

1946年,因上海许多报刊被强令停刊,应聘到香港大中华影片公司任美工主任,从事电影工作并试制卡通。

1947年被选为香港美术团体“人间画会”会长,创作大量漫画。

1948年为孟超《金瓶梅人物论》、《水泊梁山英雄谱》创作人物插图;主编“人间画会”漫画研究会会刊《这是一个漫画时代》。

1949年,与“人间画会”同人绘制巨幅毛主席画像《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送达广州庆祝解放。全家迁往北京。

1950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代理系主任、中央美院教授,参与国徽设计。

1958年,创办《装饰》杂志,出任主编,并亲自设计版式、刊名字体等;《西游漫记》首次出版单行本。

1960年,为动画片《大闹天宫》担任美术设计。

1965年5月4日,病逝于北京医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