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中国画在线 首页 艺术评论 查看内容

雪尘语画说名人之四十——方增先

2012-1-26 21:37| 发布者: 论坛主持| 查看: 721| 评论: 0

摘要: 方增先 作为当代浙派人物画的创始人,日下的方增先似乎已然廉颇老矣。然而,各类走马灯式的新英雄及其新花样并不能让人们忘记方增先,一不留神,我们便会谈起方增先。能够让人们在不经意间谈论的画家该是何等幸福啊! ...
方增先

   
作为当代浙派人物画的创始人,日下的方增先似乎已然廉颇老矣。然而,各类走马灯式的新英雄及其新花样并不能让人们忘记方增先,一不留神,我们便会谈起方增先。能够让人们在不经意间谈论的画家该是何等幸福啊!  

   1956
年,在第二届全国国画展上,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终于历尽辛苦地冒了出来,并一举奠定了自己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地位。此后,他为小说《艳阳天》所作的三十幅彩墨人物插图,更是在文化沙漠的年代为人们营造了一片盈盈绿洲。但是,这些作品在传统笔墨上的欠缺以及明显的素描关系使得方氏的写实人物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成了弱势话语。为此,方增先毅然舍弃了不无繁琐的明暗素描关系,以简洁之笔墨统摄人物形象的大结构,最终完成了自身的超越。很难说,这次超越本身没有赶时髦的嫌疑,但其内在的学术含量还是让人们时不时地记住了方氏作品——意笔古装人物。他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晨》、《孤灯晓梦》、《东坡词意》等作也足以为所谓的新文人画家们当范本。可是,宝刀不老的方增先仍未脱出浙派人物画的局限:只知审美不知审苦。这便无形中限制了自己作品的气局。以《粒粒皆辛苦》一作成名的方增先却并未在作品的精神内涵中进行审苦关照,也不能不是一种遗憾。当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审美也罢,审苦也罢;大气也罢,小气也罢,各有各的价值,我并不要求人们都去审苦,只希望一位艺术家能够更丰富、更饱满,如果这些可能的话。  

   
遗憾之外,方增先让我动容的是其伯乐一般的眼睛。时下已然名满天下的刘国辉,当年报考浙美研究生因为超龄三个月而投考无门,是方增先再三举荐,经文化部特批后,刘才荣登金榜。另一位经其举荐的冯远先生更是奇绝。当冯从东北抱着一捆作品随任伯宏拜见方增先时,方看出他画了很多速写,但素描功底较差,于是便说,依你的素描功底,考浙美本科不行,你还是直接考浙美研究生吧,因为研究生考试不考素描。就这样,冯远考上了浙美研究生。此时的冯远已然贵为京官,他还记得这段堪入“聊斋”的故事吗?其实,冯远记得还是不记得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代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方增先的那双让人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眼睛。这样的眼睛如果再多些,年轻人有福啦!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