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中国画在线 首页 艺术评论 查看内容

西安有当代艺术吗?

2012-6-22 19:01| 发布者: 春平| 查看: 1097| 评论: 0|原作者: 彭德|来自: 中国画在线

摘要: “西安有当代艺术吗?”“没有!”“西安没有当代艺术吗?”“有!”外地人和西安人常常有上述问答。这使我想起一位上海司机的发问:“陕西都是沙漠,有树吗?”当我回答陕西是中国的水果大省时,他边笑边摇头,其反应如同 ...
“西安有当代艺术吗?”“没有!”“西安没有当代艺术吗?”“有!”外地人和西安人常常有上述问答。这使我想起一位上海司机的发问:“陕西都是沙漠,有树吗?”当我回答陕西是中国的水果大省时,他边笑边摇头,其反应如同没到过中国的美国佬听说中国村姑的裆内穿着美式丁字裤一样。对于上海人在内的无数中国人,西安实在是个可有可无的废都。

  西安在地理和文化上是上海的反义词:一东一西,一洋一土,一个当代一个传统。外地人对当今西安的了解,往往来自贾平凹的《废都》和陈忠实的《白鹿原》,来自张艺谋的乡土电影和赵季平的西部乐曲,西安于是充当着质朴、苍凉、落后以致委琐的大本营。在外地人的想象中,西安就是千篇一律的仿古建筑内外走动着一群群当代兵马俑的地方。

  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的中部,古代名叫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八百里秦川东至西岳华山,西望西镇吴山,北靠黄土高原,南抵横亘数百里的终南山。这片旱涝保收的风水宝地,曾统治大中国八百年。西安文人有了这个底气,往往连北京都不在话下。西安的美术圈也自成系统,不大羡慕外地的活动,这一点倒同上海特别的相像,只是性质相反而已。20世纪西安的美术传统可分为四片,即延安的战时美术,文革期间以创作集体“秦文美”为共名的时事美术,以石鲁、赵望云为代表的“长安画派”和以刘文西为首的“黄土画派”。在这四大高地的缝隙中,当代艺术如同幽灵鬼影般时隐时现。尽管西安当代艺术不如京、沪、杭、渝活跃,但如果作一个全面的介绍,一千个版面也不嫌多。

  四股力量的背后,有着牢不可破的中国传统,那是旧式文人终身走不出的领域。西安人的脚下,处处都是祖宗的遗迹。20世纪以来,仅被盗掘的帝王和士大夫的墓葬就有20万座。不要以为古人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行尸走肉,他们中的精英比当今众多自以为是的二三流人物要高明许多;当时艺坛内外的怪杰,也比众多当代艺术家要杰出。今人标榜的某些“实验水墨”样式,按《历代名画记》记载,活动在长安的王墨、张璪们早已玩过。今人追随的西式装置艺术,大都谈不上杰出。《纪闻》记载唐代装置,能活动、能操控并自行运转。今人热衷的裸体行为,在西汉后宫曾堂而皇之地由皇帝带头举行,场所据《拾遗记》记载叫裸游馆。今人从事的影视艺术,按《汉武故事》的记载,鼻祖出自长安皇宫并被西方学者认可。今人从事的行为艺术表演,按《太平广记》记载也不乏其例,唐朝同昌公主曾在她的府第用巨幅绢画铺地并在上面载歌载舞,地点就在当今西安美院的教学楼边。

  传统过于深厚的地方包袱太重,很难变革。西安如此,上海也不例外。上海一百多年的西化历史,要掉转头来从事中式或非中非西的艺术,就很不容易;同样,西安传统形成的惯性,要想掉转头来学上海,也无比的困难。不过,当中式当代艺术被中国美术界开始关注的今天,西安美术界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不必掉头而只需要改头换面朝前走,即可能出现新意。中国当代艺术在西安已经有了一些苗头,在短期的未来可能会有突出的表现。

  西安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

  西安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是陈云岗。1982年,26岁的陈云岗应邀参加《美术》杂志组织的“神农架美术美术理论研讨会”,与会者有何溶、周韶华、沈鹏、贾方舟、皮道坚、彭德等。不久新潮美术兴起,陈云岗成为西安地区的先锋。2001年,他策划了颇有影响的雕塑与装置展《与历史对话》。展览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中青年雕塑家参展,展场在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石雕陈列馆大门外,形成传统与当代并置的场景。陈云岗还创作过一类强调艺术语言的作品,如放在中国美术馆大院西侧的《老子》,介于雕塑和装置之间,作品借鉴中国画的行云流水描塑造人物的衣纹,人称“陈氏衣纹”。杨劲松先后毕业于广州美院和浙江美院,赴法国留学六年,回国执教西安美院六年。2001年,杨劲松在西安美院策划“两岸三地版画联展”,与杨锋等人在美院大楼门前,造了两个底座巨大的红色金字塔,取名《堆土-满天红》。有人说美院造了两座坟,底座还有墓道,校门原有的石狮和辟邪是镇墓兽。按杨劲松的解释,金字塔如同版画技法中的凸,墓道如同凹,上千面小红旗插地是漏,都属于版画语言。在西安美院的六年间,他和他的搭档杨锋一道,把版画系塑造为富有活力的创作单位并形成了至今都没有改变的风尚。

  杨劲松走了,贺丹来了。贺丹留法九年,获得博士学位和在法国长久居住的权利,有自己的画室和代理他的画廊,现任西安美院教务处主任兼动画系主任。贺丹的油画,早年属于乡土油画,而今仍然在画乡土题材,不过画面内含却具有当代意味,同中国现今流行的西式作风大不相同。贺丹的画面揭示出国民从众趋同的风尚。在中国固有的社会观念中,心心相印、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之类约定俗成的褒义词,鲜明地传达出强调集体而忽视个体的信念。这种信念也是早期人类共有的风尚,类似于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所说的集体表象和集体无意识。贺丹曾邀请一群法国行为艺术家造访西安美院,他们做了一批木偶式的鼓掌机器当众表演,揭示东方式民主的特征。

  岳路平是西安美院国画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明确否定中国传统和现状,以致导师杨晓阳同意他请栗宪庭当答辩委员会评委,以便过关。毕业后在史论系任教,教学中的作法,比如在教室杀鸡喷血、吹安全套之类,备受非议。离开史论系之后,他一直在西安纺织城艺术区同马清运策划当代艺术展,兼弄网站、创作、评论,直到迁徙宋庄。他曾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策划举行当代艺术活动,展馆内一片浓雾,迎接嘉宾的是喷枪喷出的水柱。一头雾水整走了前来助兴的高级官员。祁连山下有一支传为古罗马军团的后裔,岳路平将其中一位姓蔡的文盲打扮成古罗马贵族的模样,在上海一家高级宾馆同意大利时尚女郎约会,导致这位“蔡罗马”心理失衡。这一艺术行为是对西方化的中国人文化身份悬空的反讽。

  马清运是西安蓝田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研究生院,现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清远主张建筑不断更新,如同农民秋收春种一样。他在西安的代表作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玉山石柴》和《井宇》。由于富本土元素,为国际建筑界广泛推崇。《玉山石柴》除了框架中的钢筋水泥,主要是当地的鹅卵石。这幢祠堂式建筑又名《父亲住宅》,对应文丘里《母亲住宅》。《井宇》的门面如同两幢陕西民居特有的半边屋对接,天井的构思带有天地合一的意味。马清远和陈展辉联合投资,租用井宇所在的山岗,开辟葡萄园开办葡萄酒厂。马清远还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原型,制作了一批雕塑。2007年,他策划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邀请近三百位国际建筑师参与策展。西安不像外界想像的那么保守,比如管文化的副市长想营造西安的宋庄,曾三顾茅庐,请栗宪庭到西安看地盘。西安修建唐朝大明宫遗址公园,曾邀请谷文达进行总体设计。这类活动的主要推手,是擅长将艺术同市场结合的杨超。杨超毕业于西安美院雕塑系,他掌管有民营的“西安美术馆”,他经手的多处大型项目,经费都是过亿。比如正在筹建的以当代艺术为重点的“西部艺术品交易中心”,投资四个亿。杨超的活动基地在曲江。曲江是唐朝皇帝游乐的地方,位于大雁塔之南,2011年“西安国际园艺博览会”的活动场所之一。2009年,丁渔、舒阳组织《曲江国际当代艺术季》,用一个季度来展示省内外当代艺术,作品包括小左祖咒、高氏兄弟等人的作品,西安市调动党报在头版和末版予以宣传。

  每当纺织城艺术区举办大型艺术的活动,立即变成西安青年人的节日。女生们平时穿不出来的奇装异服,比如超级短裤和透肉薄纱,在纺织城畅通无阻。以致出租车司机在街上看这类着装的女孩,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我送你到纺织城!

  不过西安年轻一代搞当代艺术的人毕竟还是太少,其原因一是西安没有一支当代艺术的批评队伍,致使年轻一代的探索失之于自生自灭,有才气的毕业生离开学院后很快不知去向;二是西安美院和其他二级美院严重欠缺关注当代艺术的理论教师,现当代美术史教学在塞尚之后全部空缺;三是现当代学术的教学内容也统统没有。有一次广州美院邵宏教授同我谈起美院毕业生,他认为西安美院南下谋职的学生问题很大,手头功夫都是过时没用的技法,作品没有观念;有无当代观念是衡量艺术作品或行为是否属于当代的必备条件。

  众所周知,京沪等地的当代艺术在形式以致观念上差不多都是欧美当代艺术的山寨版,中国独立的当代艺术还没有自觉而有份量地呈现。由于当代文化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现象学、语言学、符号学等支撑当代艺术的学术领域,中国还没有同欧美抗衡的大家;在艺术媒介上也明显落后于欧美,因而,无论观念还是形态,带有普世价值和先锋性质的中国当代艺术,短期之内无法同欧美分庭抗礼。立竿见影的作法是寻找和利用本土资源,在国际艺坛形成有别于欧美的另类当代。这种当代艺术不同于后现代主义,如果必须进行理论定位,它或许可以称之为形态上的“后古典”和观念上的“前当代”。由于西安沉积了七千年传统,由于有过汉唐的开放胸怀,由于它是中国仅次于京沪的国际旅游城市,它将会成为京沪之外,当代艺术厚积薄发的地方。各地推动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开始留意西安,比如栗宪庭有隐居终南山的愿望,水天中、贾方舟、皮道坚、李建国、朱青生、李小山、俞可、马钦忠曾被聘为客座教授,吕澎曾有入户西安美院的动议,王林已被新任院长王胜利聘为博导,高名潞、鲁虹、孙振华、费大为、顾振清、管郁达等批评家对西安的文化氛围都颇感兴趣。中国当代艺术的顶尖艺术家,明年起会陆续到西安举办个展。

  以往出自西安从事当代艺术的人物,比如批评家水天中、刘骁纯、殷双喜、孔长安、张葆琪和艺术家张国龙、徐唯辛、石果、晁海、景科文、靳勒等,差不多都是以个体户的方式离开西安并在北京或海外发展。他们中的一些人始终带有西安本土的烙印。在中国当代艺术一味崇尚欧美的时尚中,本土味的当代艺术探索值得关注。

  本文是上海《艺术当代》2011年第1期“当代艺术在西安”大型专栏绪论初稿。专栏还包括《西安美院当代艺术教学对话录》(佟玉洁)、《建筑家马清运访谈》(茹雷)、《策展人岳路平访谈》(王建玉)、《西安纺织城私艺术区访谈录》(游优)、《2000-2010西安当代艺术大事记》(王陆健)。图片90幅左右。如有同本文思路相关的优秀艺术作品,请与西安美院艺术研究所佟玉洁、王建玉或教务处王陆健联系,刊物特别关注有才气的学生和在野艺术家。摹仿京沪渝的大头人、大头娃娃、卡通画、没有当代观念的作品和空有传统符号的伪当代艺术不在征集之列。

责任编辑:潘惠文

推荐关键字:当代艺术 西安艺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